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4月30日下午5时46分,东风着陆场再一次迎来了从太空出差回来的中国航天员,神舟十七号乘组安全落地。就在这个4月底,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也已经成功入轨三周年,开始了第四年的旅程。三年时间里,中国空间站已经迎接了七艘神舟飞船的到访,航天员们在太空里日常生活、工作锻炼、开展实验,三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迎接神十七乘组返回的时候,我们的这个太空之家究竟是什么样子,航天员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4月30日下午5时46分,神舟飞船再一次按计划准时准点从太空返回地面,将三名航天员送回家。刚一落地,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三名航天员一张口,介绍的还是关于在太空出差半年里的点点滴滴。
半年时间,他们收获的新认知又成为了下一个乘组宝贵的经验。返回地球之前,神舟十七号乘组和刚刚到达空间站的神舟十八号乘组一起生活工作了五天时间。中国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建造完毕后,像这样六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各司其职、密切协同,当面进行任务交接,已经成了基本操作。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邹鹏飞:“两个飞行乘组,按照各司其职、密切协同、全面交接的原则,共同在轨驻留,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并完成飞行器状态、物资状态、延续性工作等交接,以及两个乘组之间有关飞行经验的分享与交流。”
从神舟十二号开始,7个乘组19名航天员已经进入中国空间站,他们棒棒交接,和空间站一起成长。神十七乘组返回的前一天,正是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升空三周年的日子。在这三年时间里,中国空间站和中国航天员不断在太空创造新的纪录。
2024年3月2日,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航天员汤洪波和江新林打开舱门后,开始了神舟十七号乘组的第二次出舱活动。空间站核心舱升空后,每个乘组都开展过出舱活动,但这一次的出舱任务和此前相比都有所不同。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王焰磊:“对航天员操作的精准度以及航天员对工具使用的熟练度要求比较高,还要做地面和天地的交互确认,确认我们的位置准不准。”
汤洪波和江新林要执行的是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太空,中国空间站配备的机械臂将航天员运送到指定位置,航天员在每秒7.9公里的飞行速度下,稳住身体,开始工作。
王焰磊:“航天员作业完成以后,还要判断维修作业达没达到预期,所以这种确认工作步骤和环节会增加很多。”
和以往类似钢板一样的太阳能电池板不同,这次航天员要维修的太阳翼,它的太阳能电池第一次采用柔性设计,厚度薄、质量轻,单翼就长12.6米,宽5.3米,就像是长在核心舱两侧的大翅膀,为中国空间站送去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补给。随着空间站在轨飞行时间越来越长,太空里一些微小颗粒对整个空间站可能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厚度薄、面积大的太阳翼成为最容易受影响的部位之一。
考虑到空间站要在轨运行十年以上,一些容易受太空环境影响的零部件,早在空间站设计阶段就做好了可以替换的准备。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程雷:“太阳电池翼上每一块电池都是一个小独立的个体,每一块电池比如掉落或者被空间碎片打击以后,产生短路或者断路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能。”
地面设计的维修计划需要在太空环境里进行验证,2023年,神舟十七号乘组第一次出舱时,成功完成了维修试验,第二次出舱,则开始了正式的维修。
从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升空后,中国空间站从单舱飞行到对接问天实验舱,再迎接梦天实验舱,形成T字构型。今天,在轨进入第四个年头,中国空间站整体状态稳定,一些指标比当初设计时还要好上许多。
空间站的平稳飞行,为各项科学实验、试验的开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神十七乘组在轨期间,开展了84项空间应用在轨实(试)验,生成了200多份实验样品。此次神舟十七号飞船返回当天,又将9个装满科学实验样品的包裹带回地球,其中一些很快就送回了北京。
5月1日凌晨,在北京航天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大楼一楼大厅里灯火通明,20多位科学家在这里等待几个小时前刚刚从太空返回的实验样品。被连夜送到科学家手中的样品共有32份,都是神舟十七号乘组在太空完成的生命科学实验样品。对生命科学实验样品来说,保持低温是关系到样品最后是否还有科研价值的关键,因此每份样品都被层层包裹。
层层包裹下的样品,是否能够满足科学家的需求呢?简短的交接仪式后,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马上对这些实验样品现场拆包、称重、测量温度。
张春玲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博士,这一次带回的样品中,有他们精心挑选的20多种蛋白质,在微重力环境下生长后,一些蛋白质需要在2—8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保存,才能保证回来后有活性,可以继续研究。
张春玲:“主要是跟疾病健康领域密切相关的一些蛋白类样品,有病毒类的,诺如病毒一些关键的蛋白,还有一些肿瘤可能作为药物靶点的蛋白,以期在空间中获得更精准的高质量的晶体结构。为新药研发也好、疫苗设计也好,提供更准确的一些技术参数。”
在众多科学家中,呼延霆是最忙碌的一位,不停地来回,把刚到自己手中的样品马上放入冰箱冷藏。呼延霆的样品是人成骨细胞,这些细胞在神十七乘组的照料下,在生物技术实验柜中接受太空微重力环境的考验。此次样品取回后,科学家想通过观察这些细胞的变化,寻找人类骨骼在太空里变化的机理。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呼延霆:“成骨细胞是作为生成骨的作用细胞,在空间环境里,目前基于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成骨细胞的活性是降低的。所以这次想看天上和地下的比较,能否有相通的能够相互验证,针对于航天员的骨质流失,怎么样对抗流失的状态,再就是老龄化骨质流失发生也比较严重,所以对地面的这些特殊人群来说,也是帮他对抗流失的状态。”
对航天员在太空状态的监测和持续地研究,是中国空间站开建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实验之一。从神十二乘组开始,针对航天员在太空长期飞行后,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航天医学实验也在不断拓展范围。小到心肌细胞在太空的搏动,大到出舱活动的流程,从肌肉和骨骼在微重力环境里的变化到太空环境对身体和行为能力的影响。航天员们将自己作为实验对象,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在轨数据。
邹鹏飞:“航天医学领域获得了我国保障体系下,长期飞行对健康和行为能力的影响认识,探索了脑力疲劳和警觉度快速提升的新技术。在航天中医药方面,也探索了相关在轨健康评估和穴位刺激等相关干预技术,初步搭建了航天医学领域知识库。”
神舟十七号飞船返回前,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了130多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七号六艘载人飞船返回的时候,共有300多份科学实验样品跟随航天员一起回到地面。这些实验样品,已经推动了